上訴人(原審被告)王某(中)學,男。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內(nèi)黃縣X村民委員會。
上訴人王某因與被上訴人內(nèi)黃縣X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王某莊村X村土地承包糾紛一案,不服河南省內(nèi)黃縣人民法院(2011)內(nèi)民初字第X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列當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審法院查明,1996年1月1日原告王某莊村委會和戶主即被告王某簽訂林地承包合同,由被告承包原告的一塊林地。合同約定承包期限15年,該林地上的樹木作價318元,由被告在三年至五年內(nèi)將樹木作價款交清,被告承包林地無需繳納承包費,但合同另約定根據(jù)本村X村委會按當年預(yù)算需要資金,根據(jù)承包林地的面積,按每畝平均繳納承包費。合同簽訂后,原被告雙方均已按合同內(nèi)容予以履行。合同到期后,原、被告沒有續(xù)簽合同,沒有延長承包期限。2007年11月15日原告向被告方收取林地款200元,用于該村X路建設(shè)。另查,現(xiàn)該承包地位于王某莊村西北某,南鄰姚彥朝地、東鄰?fù)跄痴鸬?、北某、西鄰路,南邊東西長20米,東邊南北某61.4米,北某東西長16.9米,西邊南北某60米。該地塊上種有楊樹。原告要求被告按每畝賠償損失600元,未提供依據(jù)。
原審法院認為,原、被告雙方簽訂的林地承包合同合法有效,受法律保護,原、被告雙方均按合同內(nèi)容全面履行了合同。合同到期后雙方未續(xù)簽承包合同,未延長承包期限,合同因承包期限屆滿而終止。合同終止后被告應(yīng)將其承包的林地交還原告,被告在原承包林地上栽種的楊樹也應(yīng)予以清除。故原告要求被告清除原承包地上的樹木及交還承包林地的請求予以支持。原告要求被告賠償損失按每畝600元共計816元的請求,因原告未提供依據(jù),不予支持。被告辯稱所交林地款為延包費,因合同第4項約定“林地承包根據(jù)本村X村委會按照當年預(yù)算需要資金,乙方承包林地面積,按畝平均交納承包費”,且王某莊村委會原主任姚廷堂證實所交并非延包費,且被告亦未提供其他證據(jù)加以證實,被告辯稱理由不予采信。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一條、第九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一、限被告王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將其承包林地上的樹木移除,并將該地返還給原告王某莊村委會;二、駁回原告王某莊村委會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50元,由被告王某負擔。
宣判后,王某不服判決,上訴稱:重新發(fā)包本村X多畝林地沒有經(jīng)過全體村X村民有異議;我原林地種有兩年生楊樹,沒有成材,現(xiàn)在清除損失太大;當初收林地承包費時村干部已給我承諾不收回。我要求延包(楊樹不成材,我愿交承包費)。上訴請求撤銷原判,依法改判。
王某莊村委會辯稱,一審判決正確,要求維持原判。
二審查明事實與原審認定事實相一致。
本院認為,雙方當事人簽訂的合同到期后,未續(xù)簽承包合同,上訴人訴稱原村委會同意延包承包地塊,被上訴人不認可,上訴人沒有提供這方面的證據(jù)證實自己的主張,故上訴人要求延包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上訴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張家忠
審判員段合林
審判員徐紅偉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日
書記員楊青燕
安法網(wǎng)X號
==========================================================================================
為盡量避免給當事人造成不良影響,經(jīng)當事人本人申請110.com將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技術(shù)處理,點擊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