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任某某,男。
委托代理人宋某某,男。
被告上海市勞動教養(yǎng)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表人吳某某,該委員會主任。
委托代理人王某某,男,上海市公安局工作人員。
委托代理人陳某,男,上海市公安局工作人員。
原告任某某不服被告上海市勞動教養(yǎng)管理委員會勞動教養(yǎng)決定一案,本院于2010年5月18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0年7月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任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宋某某,被告的委托代理人王某某、陳某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訴稱:2007年6月20日晚,我的一位同事與別人發(fā)生矛盾,導致互毆。我們幾人想去拉開,沒拉住,被對方推倒。后雙方被上海警方抓獲。6月21日,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對我們幾人刑事拘留。7月16日,該局以我涉嫌聚眾斗毆為由向上海市嘉定區(qū)檢察院提請逮捕。7月27日,檢察院認為情節(jié)輕微,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書。后嘉定分局作出釋放通知書,以情節(jié)輕微,尚不夠刑事處罰為由將我釋放。同日,上海市勞動教養(yǎng)管理委員會作出(2007)滬勞委【審】字第X號勞動教養(yǎng)決定書,以我犯有聚眾斗毆行為決定勞動教養(yǎng)一年。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guī)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該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因此我應該接受治安管理處罰,而不是勞動教養(yǎng)。被告的行政行為適用法律錯誤,應該依法撤銷。另外,根據(jù)《行政訴訟法》第18條規(guī)定,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也有管轄權,被告在作出行政行為時沒正確告知訴權,限制了我在戶籍所在地起訴的權利。應當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1條的規(guī)定,起訴期限為兩年。由于勞動教養(yǎng)是一種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時間不計算在起訴期限內(nèi)。我是2008年6月10日左右勞教期滿釋放的,并沒有超過兩年的起訴期限,特此向貴院提起訴訟,望依法撤銷該勞教決定,保護外出農(nóng)民工合法權利。
被告單位辯稱:2007年8月31日,本會向原告送達了《勞動教養(yǎng)決定書》,但原告直至2010年5月19日才向貴院提起對該勞教決定不服的訴訟,超過了法定起訴期限。一、原告認為本會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沒有正確告知其訴權,應當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一條中起訴期限為二年的規(guī)定。該條系針對“未告知訴權”的情況作出的延長起訴期限的規(guī)定,但本會在作出決定時,已經(jīng)依法正確履行了訴權告知義務,上海市黃某區(qū)人民法院系對本案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依法可以受理原告的起訴。二、原告認為勞動教養(yǎng)是一種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三條規(guī)定,主張延長起訴期限。本會認為,適用該條應當滿足二個條件:一是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二是因人身自由受限而不能提起行政訴訟。原告所提理由并不符合,不應視為主張延長訴訟期限的“正當理由”?!督忉尅返谒氖粭l中關于起訴期限2年底規(guī)定亦屬法理上的“除斥期間”,不能再與其他延長訴訟時效的相關條款累加計算,起訴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年。原告已經(jīng)超過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且沒有正當理由。請貴院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依法駁回原告起訴。
原告向法庭提供的證據(jù)如下:
一、(2007)滬勞委【審】字第X號勞動教養(yǎng)決定書,證明被告對原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沒有正確告知其訴權。
二、(2008)滬勞委【審】字第X號勞動教養(yǎng)決定書,證明被告對案外人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正確告知其訴權。
三、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區(qū)人民法院(2007)巢居行初字第X號行政判決書,證明被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被依法確認違法。
四、河南省商丘市中級人民法院(2010)商行終字第X號行政判決書,證明被告作出的該具體行政行為沒有正確告知訴權,該行政行為被依法確認違法。
以上證據(jù)均經(jīng)庭審質(zhì)證,被告認為:證據(jù)一不能證明被告未告知訴權,上海市黃某區(qū)人民法院系對本案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依法可以受理原告的起訴;證據(jù)二、三、四與本案不具有關聯(lián)性。
被告向法庭提供的證據(jù)如下:
一、事實部分
(一)竇心科筆錄3份(2007年6月21日、2007年6月21日、2007年7月9日)
(二)趙巍筆錄1份(2007年7月9日)
(三)任某橋筆錄1份(2007年7月10日)
(四)孫湛飛筆錄2份(2007年6月21日、2007年7月10日)
(五)宋某洙筆錄2份(2007年6月21日、2007年7月11日)
(六)張晗筆錄1份(2007年7月9日)
(七)申鵬程筆錄1份(2007年7月10日)
(八)曹亮亮筆錄1份(2007年6月21日)
(九)任某某筆錄2份(2007年6月21日、2007年7月10日)
(十)金剛筆錄1份(2007年7月10日)
(十一)朱廣明筆錄1份(2007年7月10日)
(十二)金健筆錄1份(2007年7月10日)
(十三)郭水現(xiàn)筆錄1份(2007年7月10日)
(十四)任某威筆錄1份(2007年7月10日)
(十五)李爭春筆錄1份(2007年7月10日)
(十六)周智明筆錄1份(2007年7月10日)
(十七)江華峰筆錄1份(2007年7月10日)
(十八)陳某明筆錄1份(2007年7月10日)
(十九)潘道成筆錄1份(2007年6月21日)
(二十)過家想筆錄1份(2007年6月21日)
(二十一)王某筆錄1份(2007年6月21日)
(二十二)周濤筆錄1份(2007年6月21日)
(二十三)肖國筆錄1份(2007年6月21日)
(二十四)喻成云筆錄1份(2007年6月21日)
以上證據(jù)均證明:趙巍與“范輝”因瑣事產(chǎn)生矛盾,二人約定于2007年6月20日晚聚眾斗毆,雙方各糾集數(shù)人(包括原告任某某),在上海市嘉定區(qū)X鎮(zhèn)X路X號附近相遇后發(fā)生互毆,導致趙巍受輕微傷,孫湛飛、宋某洙受輕傷。
(二十五)辨認照片及說明,證明辨認素材;
(二十六)上海市公安局損傷傷殘鑒定中心鑒定書3份,證明趙巍、孫湛飛、宋某洙的傷勢情況;
(二十七)任某某常住人口基本信息1份,證明任某某的基本情況。
二、程序部分
(一)(2007)滬勞委【審】字第X號勞動教養(yǎng)決定書,證明勞教決定程序;
(二)勞教請示,證明勞教請示程序;
(三)受案登記表、立案決定書、拘留證、延長拘留期限通知書、提請批準逮捕書、不批準逮捕決定書、釋放通知書,證明公安機關在辦理本案過程中的相關程序。
三、法律依據(jù)部分
(一)國務院《勞動教養(yǎng)試行辦法》第十條第(四)項、第十三條,證明其適用法律依據(jù);
(二)《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yǎng)的補充規(guī)定》第二條,證明其職權依據(jù);
(三)《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yǎng)問題的決定》第三條,證明其程序依據(jù)。
以上證據(jù)均經(jīng)庭審質(zhì)證,原告方認為:任某某當時是下班后看見別人打架,就過去拉,推拉之時警察來了,其并未參與打架,打架致人傷害的已被判刑;對其應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處罰,不應適用勞教;除此之外,對其他證據(jù)均無異議。
根據(jù)庭審舉證、質(zhì)證,本院認為:對原、被告雙方提供證據(jù)的真實性應予以確定。
由以上證據(jù),經(jīng)審理查明:2007年6月中旬,趙巍與“范輝”因瑣事產(chǎn)生矛盾。同年6月20日,兩人相約下班后在外斗毆。趙巍先后叫上同單位的孫湛飛等5人,“范輝”電話告知其原單位同事任某橋,要任某橋找人幫忙。當日晚8時50分許,原告任某某在店門口等下班,任某橋召集其參加斗毆,因原告剛到該單位工作兩天,且和任某橋是老鄉(xiāng),感覺不去很沒面子,就同意了。雙方人員在上海市嘉定區(qū)X鎮(zhèn)X路X號附近相遇后,先由任某橋與孫湛飛挑頭對打,繼而引起雙方人員加入斗毆,原告也沖了上去,朝倒在地上的人踢了兩腳,然后就站在旁邊。
2007年6月21日,原告任某某被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刑事拘留。同年7月16日,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以原告涉嫌聚眾斗毆罪,向上海市嘉定區(qū)人民檢察院提請批準逮捕。7月27日,該院認為任某某犯罪情節(jié)顯著輕微,不認為是犯罪,決定不批準逮捕。后嘉定分局也以情節(jié)顯著輕微,不認為是犯罪為由將原告釋放。同日,被告作出(2007)滬勞委【審】字第X號勞動教養(yǎng)決定書,決定對原告收容勞動教養(yǎng)壹年。勞教執(zhí)行完畢后,原告回到河南息縣老家,因不服被告作出的勞動教養(yǎng)決定,以該勞教決定適用法律錯誤,沒正確告知其訴權為由,向本院提起訴訟,要求依法撤銷被告作出的勞動教養(yǎng)決定。
另查明:原告任某某自2007年2月份開始在上海務工,在該次事件之前沒有任某違法犯罪記錄。
本院認為,根據(jù)國務院《勞動教養(yǎng)試行辦法》第四條規(guī)定,被告單位有領導和管理勞動教養(yǎng)工作,審查批準收容勞動教養(yǎng)人員的法定職權,對辦案單位提請審議的勞動教養(yǎng)案件,被告應正確認定行為人的違法犯罪事實,防止因運用勞動教養(yǎng)手段不當而產(chǎn)生負面影響?!秳趧咏甜B(yǎng)試行辦法》第十條第(四)項規(guī)定,“聚眾斗毆、尋釁滋事、煽動鬧事等擾亂社會治安、不夠刑事處分的”收容勞動教養(yǎng)。本案中,根據(jù)被告單位所提供的證據(jù)可以證明,原告任某某系到滬合法務工的青年,之前沒有任某違法犯罪的前科記錄,只是礙于在老鄉(xiāng)和同事前的面子,才勉強答應參加斗毆。原告并不是此次毆斗的發(fā)起者和組織者,主觀上也無聚眾斗毆的故意,并不具備聚眾斗毆的動機和要件,其行為顯然不屬于該條規(guī)定的情形。在整個違法過程中,原告始終處于從屬和輔助地位,也并未造成任某嚴重的傷害后果,情節(jié)顯著輕微,在被刑事拘留36日后(其中超期羈押6日),被告仍決定將其收容勞動教養(yǎng)壹年,該決定與原告的違法事實、性質(zhì)、情節(jié)、動機、社會危害程度及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某相適應,違背了我國設立勞動教養(yǎng)制度的立法本意,屬適用法律、法規(guī)錯誤。
另外,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八條規(guī)定,“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對原告作出收容勞動教養(yǎng)的決定,僅告知其不服可以在三個月內(nèi)向上海市黃某區(qū)人民法院依法提起訴訟,沒有告知原告不服亦可在三個月內(nèi)向其戶籍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限制了原告向其戶籍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的權利,這種限制不利于原告通過訴訟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執(zhí)行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三條規(guī)定,“由于不屬于起訴人自身的原因超過起訴期限的,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起訴期間內(nèi)。因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而不能提起訴訟的,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時間不計算在起訴期間內(nèi)?!痹嫒文衬秤?010年5月18日向戶籍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雖然超過了三個月的法定起訴期限,但超期起訴不是由于其自身原因造成的,因被告錯誤告知其訴訟權利而被耽誤的時間不應計算在其起訴期限內(nèi)。被告主張原告起訴超過法定期限,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jù)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四條,應由其對該主張承擔舉證責任,但被告并未提供相關證據(jù)。因此,除去原告任某某被執(zhí)行勞動教養(yǎng)決定的壹年時間,其起訴并不違反“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nèi)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二年”的規(guī)定。
綜上所述,被告作出的(2007)滬勞委【審】字第X號勞動教養(yǎng)決定適用法律、法規(guī)錯誤,違反法定程序,應予撤銷,但該決定已履行完畢,撤銷已沒有必要,應確認其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違法。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被告的辯稱理由不能成立,本院無法支持。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七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上海市勞動教養(yǎng)管理委員會于2007年7月27日作出的(2007)滬勞委【審】字第X號對原告任某某收容勞動教養(yǎng)壹年的決定違法。
本案受理費50元,由被告上海市勞動教養(yǎng)管理委員會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提出上訴,向本院或直接向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其他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預交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上訴于河南省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余巖松
審判員熊承建
人民陪審員王某
二○一0年七月二十日
書記員宋某
==========================================================================================
為盡量避免給當事人造成不良影響,經(jīng)當事人本人申請110.com將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技術處理,點擊查看詳情。
==========================================================================================